讨厌的颈椎病,如何预防?

作者:预防颈椎病 日期:2022-05-01 本文有6347个文字,大小约为12.396KB,预计阅读时间16分钟

        预防观念是现代医学思想体系中的精华之一,《内经》和《希波克拉底文集》是它的两个源头。《内经》认为,医学对疾病的干预应该在“未病”、“未乱”之时,而不是在“病已成”、“乱已成”之后,是故“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”。


 

一、颈椎病注意事项
1.保证良好的坐姿。
        从事会计、写作、编校、打字、编织等工作的人员,由于工作体位和姿势的关系或长期低头,使颈部的肌肉处于一种长期非协调受力状态,颈后部的韧带和肌肉易于受到牵拉、劳损,椎体前缘由于相互磨损而增生,颈椎间盘出现老化、慢性劳损,从而继发一系列症状。

        因而正确的坐姿应采取自然端坐位,保持颈部、胸部挺直,头部略微前倾,眼和桌面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;工作时间超过1小时,应稍休息几分钟,做颈部运动或按摩。

        此外,桌椅的高度要适中,如桌子过高或椅子过低,就会使人头部过度后仰和双肩上抬、眼睛和桌面的距离缩短,易造成颈肩部肌肉劳损及视力疲劳和近视;如果桌子过低或椅子过高,则使颈部过于前倾前屈,更易导致颈项部的劳损。

2.保证良好的睡姿。
        人体躯干部、双肩及骨盆部横径较大,侧卧时脊柱因床垫的影响而弯曲,如果长期偏重于某一侧卧位,脊柱会逐渐侧弯,轻者醒后腰背僵硬不适,需要起床活动才能恢复正常,重者可发展成脊柱病。

        睡眠应以仰卧为主,侧卧为辅,要左右交替,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。

3.合理用枕。
       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,枕头是颈椎的保护工具,枕头的高低软硬对颈椎有直接影响,最佳的枕头应该是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,并保持颈椎的平直。人在熟睡后,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,仅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来维护椎间结构的正常关系。

       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,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,则此处的韧带、关节囊会因为牵拉而损伤,造成颈椎失稳,发生关节错位,进而发展成颈椎病。病人常表现为睡眠中或醒后颈项不适、落枕、头晕、头痛或顽固性失眠等症状。

        枕头要有弹性,枕芯以木棉、中空高弹棉或谷物皮壳为宜。
        喜欢仰卧的,枕头的高度为5厘米左右(受压以后的高度),差不多是个人一拳头的高度;
        喜欢侧卧的,高度为10厘米左右(差不多是一拳加两指的高度)。仰卧位时,枕头的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,不能使颈部脱空,头应放于枕头中央,以防落枕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其实,枕头的真正名字应该叫“枕颈”。枕头不合适,常造成颈椎间盘突出症,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先兆,要及时诊治;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,枕席以草编为佳,竹席一则太凉,二则太硬,最好不用。

4.严防急性头、颈、肩外伤。
         头颈部跌扑、碰击伤及挥鞭伤,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,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。

         如发生外伤,应积极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颈椎小关节错位;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,遇到急刹车,头部向前冲去,会发生颈部“挥鞭样”损伤,因此,要注意保护自己,不要在车上打瞌睡,坐座位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,侧面向前; 
        另外,拧孩子耳朵或用巴掌打击孩子头后部等,均可引起颈肌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;
        抱孩子姿势不合适,容易造成小孩过伸性颈椎损伤;
        体育比赛时更要避免颈椎损伤;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颈椎出现急性损伤时,颈椎要减少活动,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转头,
必要时用颈托保护。

5.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。
        防止慢性损伤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,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,生活中的坐、卧、看电视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6.预防慢性劳损。
        由于某些工作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体位中工作较长时间,如果不予重视,极易发生颈椎慢性劳损,并逐渐发展为颈椎病。

        电脑工作人员、收银员、会计师、缝纫刺绣人员、牙科医生、摄像师、打字员、出租汽车司机等,应利用工间或业余时间作颈椎平衡运动,松弛紧张的肌肉、韧带及肌腱,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条件,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,进行增强颈部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,以加强肌肉、韧带及肌腱等组织的韧性及抗疲劳能力。

7.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。
       (1)平常要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。早晨或下午紫外线较弱时适当进行阳光浴;跑步时要抬头,双眼注视前方;游泳以蛙游为佳。

       (2)颈部锻炼:前屈-左旋-右旋-后仰,可缓解疲劳,以增强肌肉韧度、滑利颈椎关节,增强颈段脊柱的稳定性,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。

       (3)注意颈部保暖:颈部受风寒常导致肌肉痉挛、僵硬,从而造成落枕、颈椎小关节紊乱和肌肉纤维织炎,加重颈部板滞疼痛。在秋冬季节,最好穿高领衣服;天气稍热,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;炎热季节,空调温度不能太低,不要用电风扇和空调对着颈部直接吹。

8.防治咽喉炎。
        咽喉部的急、慢性炎症也是颈椎病的原因之一。由于急、慢性咽喉炎可刺激邻近的肌肉、韧带或通过丰富的淋巴系统使炎症局部扩散、导致邻近组织肌张力降低、韧带松弛,进而使得颈椎内外平衡失调,破坏颈椎部稳定性而诱发颈椎病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护咽喉,多喝水,不吸烟,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,如辣椒、胡椒,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,避免咽喉受到损伤或感染而发生炎症。一旦出现急慢性咽喉炎症状,应及时诊断和治疗,以减轻炎症,减少并发症,防止诱发颈椎病。

9.严禁酗酒。
       
酒精会影响钙质在骨骼沉积,导致骨质疏松症、骨质软化症,加速颈椎退行性变。

二、颈椎锻炼方法
        目视正前方,双手叉腰,成站立位,规定此姿势为标准姿势(原位)。 操作步骤为以下6步。

1.摇头摆正
标准姿势下,头先向右转90°,摆正,再向左转90°回到原位。此动作重复5遍。

2.回头望天
标准姿势下,头尽力转向左后方,眼看左上方,摆正,头再转向右后方,眼看右上方,回到原位。转动时吸气,摆正时呼气。此动作重复5遍。

3.自我牵引
标准姿势下,伸颈,进行自我牵引,颈椎以上的部位尽力向上伸,颈椎以下的部位尽力向下用力,坚持10秒,回到原位。伸颈时吸气,回到原位时呼气。此动作重复5遍。

4.隔墙看戏
标准姿势下,尽力向前伸颈,并踮起脚尖,眼向下看,犹如隔墙看戏,伸颈时吸气,回到原位后呼气。此动作重复5遍。

5.侧头导引
标准姿势下,向右侧头,摆正,再向左侧头,回到原位。此动作重复5遍。

6.点按夹脊
夹脊穴在颈椎后正中线旁开0.5寸的两条直线上。做完上述5步后点按夹脊穴放松颈部。

三、颈椎病的护理与饮食治疗
1.护理
(1)让病人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,提高防病意识,增强治疗信心,掌握康复的方法。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心理情绪的变化,调节心理情绪,保持心理健康。

(2)正确有效牵引,解除机械性压迫。注意牵引时的姿势、位置及牵引的重量,并及时发现病人牵引过程中的不良反应,如是否有头晕、恶心、心悸等。

(3)减轻颈椎局部症状。正确应用理疗、按摩、药物等综合治疗,以解除病痛。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活动,坚持颈部的功能锻炼,方法为前、后、左、右活动及左、右旋转活动,指导病人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训练,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。

2.饮食治疗
        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、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,所以颈椎病病人应以富含钙、蛋白质、维生素B族、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。

        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,以牛奶、鱼、猪尾骨、黄豆、黑豆等含量为多。
        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、骨骼、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。
        维生素B、E则可缓解疼痛,解除疲劳。

        另外,如颈椎病属湿热阻滞经络者,应多吃些葛根、苦瓜、丝瓜等清热解肌通络的果菜;如属寒湿阻滞经络者,应多吃些狗肉、羊肉等温经散寒之食物;如属血虚气滞者,应多进食黑芝麻、赤豆、龙眼、鸡肉等食物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春季人体细胞活跃、代谢旺盛,能够摄取大量的营养,病人可利用这个时节充分补充营养,调节身体机能。多食用如“桑枝煲鸡”、“葛根煲猪脊骨”、“天麻炖鱼头”等食物,补肾精、通经络、舒筋活络、补益肝肾,对颈椎病的预防保健有良好的效果;适当多喝骨头汤,多吃豆制品、乳制品以补充钙。

(以上内容摘自《颈椎病康复指南》,如有侵权,联系立删)

讨厌的颈椎病,如何预防?相关推荐
提前24小时预约免挂号检测评估费:400-832-8329